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一所以肿瘤防治与研究为特色,学科齐全,技术先进,人才济济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座落于“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山风景区,毗邻风景秀丽的麓湖之滨,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3%。
医院始建于1985年,原为广州市肿瘤医院。2000年,在广州医学院(现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时任校长的钟南山院士亲自对广州市肿瘤医院进行考察,将肿瘤医院纳为“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2006年1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将广州市肿瘤医院划归广州医学院,自此医院正式成为广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2013年,随着广州医学院升格为广州医科大学,医院再次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底,医院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新的三甲评审标准的肿瘤专科医院,跻身于华南地区一流肿瘤专科医院之列。
医院坚持以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针政策为导向,围绕学 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汇聚为根本,以质量与安全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促进医、教、研全面发展。
目前,医院开放床位数1000余张,2018年出院病人4万人次,平均住院日8天。几十年来,医院紧跟国际肿瘤学科发展的趋势,临床学科全面推行单病种分科,内科、外科、放疗科全面完成了亚专业方向的划分。医院目前拥有25个临床专科、13个医技科室,在岗在职1150人,其中高级职称206名,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82人。医师队伍中博士以上学历占23%,硕士以上学历达到78%,形成一支年轻化、具备国际化视野与知识结构的高水平专家队伍。
医院先后引进PET-CT、3.0T核磁共振、容积调强等直线加速器5台、能谱CT、SPECT-CT、大孔径CT等一系列高精尖医疗设备。
医院还承担广州市肿瘤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建设任务,成功创建广州市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并建立肿瘤分子检测中心等专业实验室和肿瘤生物资源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创新平台。
经过三十余年的风雨淬炼,医院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先后获“广东省医用辐射安全放心示范单位”,国家卫计委“改善服务创新医院”“医疗扶贫贡献奖”“扶贫榜样奖”,广东省卫计委、广州市卫计委“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重点专科特色鲜明
医院主要承担华南地区乃至国内外的肿瘤防治和研究工作。肿瘤外科常规开展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膀胱镜、神经系统显微镜等微创技术的各类高难度、大型的手术。医院在国内首次提出精准体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方法,制订了“高精度、大容量、持续循环”的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建立起了标准化的精准体腔热灌注治疗规范。体腔热灌注化疗用于预防和治疗腹腔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胸腹水疗效独特,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胃肠癌、肝胆胰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种植转移,已在24个省市的300多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目前累计开展相关治疗近10万余例次,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肿瘤内科分为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盆部肿瘤、淋巴瘤、血液肿瘤五个亚专业方向。包括全国著名肿瘤内科专家在内的专家团队技术力量雄厚,诊治技术一直保持国内先进水平。肿瘤内科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广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内科开展了多功能时相静脉化疗灌注、微量泵化疗输注、改良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动态化疗全程监护系统,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癌痛的评估及护理等肿瘤特色专科护理,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放疗科设5个住院病区及1个放疗中心(机房及物理质控),是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内较早开展宫颈癌三维适形近距离放疗的单位之一,鼻咽癌及宫颈癌放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科室拥有放射肿瘤学医师、研究人员、物理师、计量师、放疗技师及护理队伍200余人。放射治疗设备齐全,已开展3DCRT、三维后装、IMRT、IGRT及SBRT等先进放疗技术,精确放疗比例超过90%,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放疗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等科研项目;科室多名专家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专业学会中担任副主委、常委及委员职务。放疗科是目前广东省内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放射治疗中心之一,技术力量名列全省前茅。
如今,医院胃肠肿瘤、肝胆肿瘤、肺肿瘤、食管肿瘤、颅脑肿瘤、鼻咽癌、乳腺癌等疾病的规范诊治均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肿瘤热灌注治疗技术、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全身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四维放疗等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